要登入會員才可以使用此功能!!

確定
餵雌激素 魚苗95%變母魚
漁婦輕輕從烏魚肚子一劃,金黃烏魚卵飽滿亮相,若有外地人好奇問:「公烏魚到哪裡去了?」漁婦會幽默回答你:「牠們都變性了啦!」
 
老養殖戶助研發,海鮮禮盒推薦就從這一味
 
台灣本土烏魚子的來源,成功從靠運氣捕撈的海烏變成來源穩定的養殖烏,烏魚「男生變女生」是最重要關鍵。 
 
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教師孫寶年24年前帶著一群研究生到台南租池做飼料配方實驗,老養殖戶「阿豬伯」不厭其煩傳授半生訣竅,助他們研發出讓雄烏變帶卵雌烏的技術,感念「阿豬伯」不藏私,孫寶年放棄申請專利,以善念造福辛苦的養殖戶。 
烏魚要如何變女生?孫寶年表示,烏魚剛孵化時體內只有生殖細胞,沒分精巢還是卵巢,變因取決於陽光、水溫及生長密度,在1年以內的菜魚仔(魚苗)飼料中加微量雌激素,刺激烏魚自體產生雌激素、發展出卵巢,即可達養殖2年有95%含卵雌烏的目的。 
小烏魚吃了含雌激素飼料,再給人吃,會有殘留問題嗎?孫寶年強調:「飼料若加入過多雌激素,並不會讓雌烏變多,且菜魚仔從成長到收成至少需2年,體內只存在魚體自行產生的雌激素,不必過度擔憂!」 
記者潘語綺
 
轉載自:蘋果日報